【如何建立自己的電商品牌│ 龍京佑】TeSA 課程心得
成為品牌電商的必勝祕訣
20190722(一)
一、何謂品牌? 從零到1的過程
二、對我自己了解多少? 品牌定位的重要性
三、活下來比什麼都重要! 電商品牌的操作與模式
或許是bluemonday的因素,這一次的課程是我自參加計畫以來課堂同學參與人數最少的,包含我僅僅三人。這麼少的人數其實上課壓力蠻大的,尤其另外兩位同學看起來都是老闆等級的,只有我還是一臉學生樣。雖然人數不多,但講師還是很專業地把他經營電商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今日的講師是來自汛品佳海鮮王及愛上大數據的營運長 — 龍京佑,曾為富邦媒體科技(momo購物)資深商開,挾帶著多年平台的經驗,他創立了以生鮮為主的品牌電商,在平台的經營闖出一片天。
一、何謂品牌? 從零到1的過程
電商的經營方式相當廣泛,並無絕對的答案。架官網?投放廣告?FB經營?通路上架?關鍵字?團媽? 部落客?
但要成功經營一個品牌電商,以下技巧缺一不可:
直播、facebook粉絲團、團媽/批發、商品研發、長版圖製作、貨運物流、出貨包貨、客服客訴、退換貨、設計美術、廣告投放、關鍵字廣告、拍照、影片素材、google、SEO、拓展通路、上架平台、開發新品、舉辦促銷活動
電商發展從0到1的過程
「速度決定了發展過程,從失敗中學習教訓。」在這裡講師以自身創業的電商經驗做分享:
2014 年 創立「海鮮王」於超級商城開店。
2015年 營業額到瓶頸,於是決定拓展購物平台,新增「海鮮世家」、「海鮮大王」兩大品牌。
2016年又因消費者的需求,引入了水果、肉類做銷售,進而成立「食肉鮮生」及「愛上水果」兩個品牌。
2017年建立「食吧」官網,販售旗下品牌的商品。
會切割出不同品牌的原因在於:不同的商品TA也有所不同。在這裡講師分享了他們操作TA的心得,
海鮮的TA 通常是40~60歲左右的男性
肉類的的TA則是28~40歲,男女比例各半
成立如此多個品牌最終的目的是,便於操作旗下品牌,並且致力打造垂直生鮮供應生態。
近年來因為Facebook廣告演算法的改變,使得貼文的觸擊率比以往下降了許多,造成大量品牌電商消失,針對這樣的情勢,講師認為應對加強各大通路上架合作,如:MOMO、PCHOME等。
二、對我自己了解多少? 品牌定位的重要性
品牌定位的重要性
1.對自己的題目了解多少
2.該如何從競品中脫穎而出?
在此講師以海鮮王的發展為例,說明電商發展的歷程:
Step.1確認產品
海鮮等生鮮食材為主要商品。 確定貨源穩定,擬定好銷售對象,運費成本估算。對於現階段的電商來說最大的成本是廣告費和運費,擬定好售價策略相當重要。
Step.2成立粉絲團/選擇通路
粉絲團內容導向為關於海鮮的線上雜誌,並於商城開店。
Step.3擴大電商通路平台
購物網經營,最多12個,最少5個。
團購網、商城、社群
Step.4切分品牌/擴大產品線
增加肉、水果、冷凍調理品品項,致力完成生鮮食品垂直電商
對於海鮮王來說,講師認為官網不一定是成為品牌電商的第一步,利用平台的資源也是成為品牌電商的一個路徑。
生鮮電商品項的特性與困難點
針對不同品項特性擬訂不同策略
1.海鮮
季節性很重。例如:夏天沒螃蟹。
成本波動大不易控制 。例如:下一周可能成本提高兩倍
商品無法加工。
貨源,是關鍵之處。
2.肉
以商品來說,品牌競爭激烈。
創意與銷售為關鍵。
季節性較無感。
圖片美感重要。
3.水果
季節性很重。
商品較容易操作。
貨源及耗損需考慮, 耗損率高。
品項較侷限。
對自我的題目了解多少?
商品數:手邊擁有多少武器、子彈
可運用資源:廣告預算 人力 通路
產品力:技術、產品特殊性、競爭對手、流行產業優先考量點。例如:服飾
流量:顧客從哪來 為何而來
合作方式:寄賣?通路?轉單?囤貨?
如何從競品中脫穎而出?
以下是關鍵:
產品力與價格優勢
廣告預算與行銷資源:電商廣告成本必須要30%以上才夠
通路合作夥伴 :例如MOMO、YAHOO、FB
更多的加分服務:例如雙北市三小時到貨與LALAMOVE合作、多元付款方式、超商取貨
三、活下來比什麼都重要! 電商品牌的操作與模式
1.產品定價與銷售策略
最重要!!
銷售
品項策略與毛利結構(進售價概念)
商品訂價與銷售策略(消費族群與毛利結構)
潛在的風險與營運成本
流量與行銷資源(流量與曝光)
成本:【商品X組數(入)+運費】(含稅)=實際總成本
成本(稅金)+營運風險+運費/毛利=售價
結論:產品至少毛利要>50%以上!!
創造產品價值以及商品力
簡而言之就是創造產品不可取代性與獨特性
選擇適合產品屬性的通路
1.通路平台。例如: FRIDAY購物、MOMO
2.自營平台(價格 庫存可以自己控制) 。例如:蝦皮、樂天市場
3 .FB粉絲團/直播。須注意要囤很多的貨
4. LINE/新媒體 。例如:91APP、LINE@
選擇「階段性」+「有能力」 經營的方式優先
自媒體操作實務分享
1.臉書
人力需求低
粉絲數 ≠業績 ≠實際效益
須自己想辦法導流量(廣告投放)
經營內容不易變動速度快
操作心法:
須了解為何自己要經營粉絲團的目的與實際內容的走向。
發文的次數,頻率間接影響觸及率。
建立SOP,養成消費者固定追蹤的習慣。例如:每周一、三、五晚上8點開直播賣海鮮
人工客服,成為一個有溫度的品牌。
文章撰寫 ,好閱讀為原則。
2.LINE@
開店需求簡單,人力需求高(客服)
導流不容易,無有效資源導入。
封鎖率極高(約50%),發文頻率很重要。
舉例來說,假設帳號有500人萬,但實際上只有50萬會與你互動。
操作心法:
想辦法增加人數
客服的回訊方式像朋友般
發文頻率以及內容很重要
固定排成與消費者習慣
3.口袋商店
消費群死忠,回購率。
自由度高但耗費人力(客服)
無特別有效
4. 直播
近年來竄升速度最快的社群媒體,也會是將來流量的趨勢。
1.需4–6人團隊執行
2不可抱持玩玩心態,培養顧客忠誠度
3產品力很重要+再行銷能力,將直播畫面濃縮30秒再投廣告
4長期奮戰的精神
未來通路趨勢
每年都在變遷,找到最合適的戰場
打群團體戰,資源整合較有利。
社群通路、平台通路缺一不可 業績50%50%
鞏固基本盤,增加新的品項。(同心圓概念)。這將是成長的關鍵!
合作方式:寄賣抽成 — 購物網 自訂售價 — 商城
善用合作,在最艱難的時間點要善用周圍資源。嘗試與不同品牌合作
隨著時代的潮流而進化,思考現在需要什麼?
經營策略
商品題目、資源
通路平台
行銷企劃銷售策略
三者缺一不可!
#TeSA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 #品牌 #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