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傳產轉型品牌│郭依綸】TeSA課程筆記
傳統產業如何利用自身的優勢扭轉劣勢並成功轉型成品牌?
20190627 TeSA大學生電商計畫 -系列心得文3
本次的講者是親子服飾品牌 LIMITMAX的創辦人之一,原先為紡織業成本會計、業務出身,並具異業合作輔導經驗。藉由他從傳產轉型至品牌經營的過程,讓我們了解傳產的優劣勢及轉型期間的所需注意的事項。
🔺首先,先點出現今傳產所面臨的問題:
1.利潤大幅降低,因數位化時代來臨網路比價較容易。
2.許多傳統產業因政府補助而持續參展,但效果卻不如預期。藉參展增加曝光率,但是費用高昂(動輒數十、上百萬),不是很能確定是否可以得到新的訂單,至少可以持平。
3.外貿商萎縮。以往傳產的結構分為:工廠端-與外貿商,但比起以前,現在會多國語言的人才越來越多,因而大多直接跳過外貿商直接跟工廠接洽,以得更低的成本。
4.仰賴傳統供應鏈模式
🔺傳產優勢在哪?如何運用?
1.商品本身掌握度高,知道該凸顯哪一個強項
2.製作成本控制。
在這裡講者舉了一個自有品牌的例子,貨源採批發貼牌,雖然口碑好、行銷好,但是退貨率卻居高不下,最核心的原因在於商品本身有問題,廠商無法控制工廠端的品質,因此成本變得很高。解決之道:原料布料客製化剪裁,如此方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3.品質上可依照自身要求
4.售價具有競爭力:利潤至少有40~50%相較批貨利潤只有10~20%
🔺發展品牌時面臨的困境
1.五六十歲左右的傳產老闆通常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要做品牌?」老一輩的接單模式都固定給某間做,但現在不同了網路隨便找找都可能被替代。
2.大多數的老闆無法接受經營品牌3–6個月後沒有立即性的收入。
3.商品面的切入點:代工通常都沒有自己的想法,用技術達到客戶需求。 但品牌需要市場面的考量。
4.傳產較重業務能力,行銷能力不足。
🔺發展品牌所需作的功課
1.市場及競品調查,了解你想要的受眾。
2.線上線下消費習慣
3.了解通路相關知識
線上通路平台ex:東森 momo pchome
線下通路ex:了解櫃姐薪資、銷售抽成,影響利潤
4.行銷或促銷
最後講師的建議是先試水溫,先創利再擴大。再透過異業合作,多嘗試、多學習,例如製鞋業可與賣衣服的廠商合作、賣兒童衣服與兒童才藝老師合作。最後進而成立精緻品牌,少而獨特,方能將製造成為「智」造。
#TeSA台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 #電商 #傳產 #品牌 #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