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能如何學習掌握商業價值,取得更好的職位與薪酬?
曼陀號技術開發組月會筆記
這邊就簡單的紀錄一些月會的內容跟自己小小的感想
這次的月會內容分成三個階段:
- 每個人分享:自己在工作做過讓公司獲利的貢獻
- 船長分享:怎麼樣去掌握商業價值,並藉此提升自己的職涯
- 案例分組討論:如何償還技術債?
自己在工作做過讓公司獲利的貢獻
在這次月會前,船長拋出了一個問題:
工作中,你曾做了什麼專案或是貢獻,讓公司因此獲利?其中是哪件事情你認為是最有價值的? 那你覺得這件事替公司帶來了多少錢的獲利?
這邊大家各自分享了工作上自己讓公司獲利的例子,當然其中也包含了一些職場鬼故事?(X
對我而言,在思考這題的時候,我很確定工作上確實做了一些是有助於對公司獲利,但是我發現我對於產業與商業的認知沒有辦法很具體的量化描述及評估獲利的數字,我只能用:降低溝通成本、讓公司有盈利…等字眼去描述,有點可惜。
如何學習掌握商業價值,取得更好的職位與薪酬?
要怎麼知道商業的價值呢?這邊船長提了以下3個方法
- 學習商業模型
簡單來說是要了解自己的工作的公司核心業務在做什麼?怎麼運作?怎麼獲利?並且藉由學習商業模型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幫公司創造價值,降低成本。
2. 市場策略
從市場的角度上,透過市場策略與用戶的需求,去思考自己工作上可以怎麼調整,以符合商業的目標。
3. 財務報表
學習看財報了解公司的營運狀況,當然這裡也可以透過跟公司的其他營運單位 ex: BD、財會、PM 聊聊知道更多
KPI
定義 KPI :這裡的 KPI 不一定指的是公司年度考核的績效指標,你的職涯是你自己的,是可以由自己定義的也可以與主管討論。
建立自己的KPI:從日常開發中發現問題,去搜集相關的數據,找出可以量化的指標。
分析指標與改善工作:根據你的指標進行工作上或開發流程的改善,例如:你開發的系統協助了多少的案子。這是可以寫在履歷上的!
養成寫工作記錄的習慣
每天簡單的記錄做了什麼事情?或是工作上完成的每個task、幫同事解決了什麼問題?學習了什麼技術或觀念?在撰寫紀錄的過程中,去思考自己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做得更好的。(好像蠻不錯的,決定來試看看~
定期反饋
感覺有點像向上管理的概念,讓主管可以掌握到自己工作上執行的狀況,若遇到一些會很花時間的問題至少可以讓主管協助排除,不然等到了出包了影響公司的營運就來不及了。
選擇賽道
這邊船長分享了矽谷頂尖公司的營收圖說明了員工產值的重要性,你在的這間公司一個同事可以幫公司賺多少錢?這些都會影響薪水跟福利,從公司的營收除以員工數就可以大略的推斷你在這間公司的薪水天花板。
要找到自己有興趣和擅長的方向,並且將集中精力投入有潛力的地方。職涯中期思考有沒有機會讓自己成為賽車手,轉化成領袖帶領團隊成長發展,提高自身商業價值。
如何解決技術債?
接下來就是分組討論,預設的情境是要如何說服老闆並爭取時間處理技術債的問題,題目如下,幾乎每一個都很貼近真實的工作日常XD
當初的抽象化已過時一直疊床架屋增加新功能,確沒有根本解決商業設計邏輯
2023年公司專案居然還在支援IE6 ,套件無法升級、安全問題,bug 都只能自己修
服務穩定度過低,沒辦法達到客戶要求、不定期就會出問題,需要手動介入修正
堆積如山的 backlog和待修的bug 同事已放棄治療,只處理眼前的事項,任務管理形同虛設
聽完各組的分享,其實核心的解決方式還是著重在『溝通』,盡量把溝通的對象想傳達的意思轉換成對方聽得懂的語言,並且提及他所在乎的事情。例如:我的時間都在 debug 沒辦法在時間內交付新的功能,這會影響到公司的收益,並且可以試著提出解決方法,例如:請工讀生幫忙。
其實對於社交恐懼兼社交障礙的我來說參加活動是頗有壓力的,畢竟每次的活動都是需要大量的交流,活動結束後真的是消耗了我很多能量,但還是必須說整體而言很值得參加:可以聽到不同的想法、獲得職涯問題的解答、練習表達自己想法…,這些所得到的啟發,或許哪天在職場上或生活中就派得上用場了。
關於我的工作記錄
之前一直都沒有做工作記錄的習慣,這星期開始試著練習寫,我使用的是 notion ,設定好一個 template 如下,簡單的紀錄每天做了什麼事情,格式的分類的部分我想了很久,本來想參考社群裡其他人分享的格式,但後來覺得還是先從簡單的適合自己的方式寫,這樣至少比較有繼續寫下去的動力。
Dev: 今天開發了什麼?
Fixed: 今天解決了什麼問題?
Study: 今天學了什麼東西?
以上的靈感取自於 git commit message 的規範,對我來說工作記錄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對自己的一個個 commit message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