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商平台通路合作與新媒體操作實例│ 龍京佑】TeSA 課程心得
商城與購物網的通路屬性差異
2019/7/30
其實今天這堂課中很多關於經營電商的觀念已經在上一次的課堂中釐清了,故本次心得將不再贅述,將焦點著重在商城與購物網通路的差異。
台灣電商通路平台主要區分成以下這兩種
🔹平台通路:
1.購物網類:購物網、商城(開店)、拍賣、團購網
2.商城類/拍賣類(自營):MOMO摩天商城、Yahoo拍賣
🔹社群通路:facebook、LINE@、團媽/團購
蝦皮的經營在這兩年打亂台灣電商型態,尤其以Mobile first(手機介面設計)跟運費費補助,成功吸引到不少顧客。
商城、購物網的差異
簡單來說商城類似於百貨公司,必須配合全館活動、有自己的店鋪、自己可控制流量、自己設計活動導流、消費的客群較有品牌概念。
至於購物網則是類似量販店,須配合特殺破盤活動,消費的客群較無品牌概念。但是其優點在於流量較高,而且多數有購物需求。
商城類
⭕優點是自主性很高、毛利抽成低(正常5%+2%:5%是手續費 2%是信用卡費或後扣)
❌缺點則是需設計人力、營運店面、無基本流量(需要導流)、無特別活動資源
例如:PChome商店街、樂天商城、91APP、Yahoo超級商城、momo模天商城、口袋商店...等。
購物網類
⭕優點是人力需求少、上架即可銷售。
❌缺點是毛利抽成較高(正常25%~40%)因營運成本高、需人力與商開(MD、PM)洽談、無特別活動資源。
例如:momo購物網、PChome線上購物、Yahoo購物中心、firday購物…等。
商城通路的特性
1.折扣碼:Yahoo超級商城相當善於利用折扣碼的活動,該通路的客群主要是女性較多,主力年齡層分布在25~40歲。關於流行、生活、居家、美妝、消費等項目是銷售的亮點。
2.原品牌效益:這類的通路客群數男性大於等女性,主力年齡層分布於30~55歲。3C、家電、居家、休閒食品是這類通路的強項。各通路有專屬優勢的特殊品類線別,例如考慮3c會先看pchome 、生活類看momo。這類的通路有momo摩天商城、樂天商城、PChome商店街等。
3.新通路:此類通路客群數男性大於等女性,主力年齡層分布於20~45歲。3C、家電、美妝、流行、休閒食品、文創是優勢商品。新通路主要是蝦皮購物和LINE的口袋商店。
商城類基本上都沒有提供有效的自主流量!!
商城對於沒有官網、無經驗加入電商前是很好的入門練習平台。抽成較低,門檻不高,約抽5~7%。收取年費或服務費(約20000~80000不等)。類似百貨公司經營,要把「館架」設定好。
上圖即所謂的「館架」,有點類似商品的目錄,便於消費者查詢商品。
購物網通路的特性
1.折價券:momo購物網的特色就是善用折價券。主要的客群女性多於男性,主力年齡層為35~60歲之間。生活、居家、美妝、保健、食品、家電是主力的商品。
2.快速到貨:PChome線上購物最吸引人的服務就是24小時快速到貨。其主要的客群男性多於女性,主力年齡層介於30~55歲。3C、家電、居家、休閒食品是強項。
3.流行/精品年輕:此類型的商城有firday購物、Yahoo購物中心。其主要的客群女性大於男性,主力年齡層介於25~50歲。流行精品與鞋包是強項商品。這類的通路特色在於有信用卡優惠(聯名卡),因為背後集團資金量大。
4.其他:像是東森購物、udn買東西等。非台灣主力通路,通常是死忠粉絲